要怎样练好太极拳【冯志强】 练太极拳为什么先开左脚?

无论是哪个流派的 , 其起势都是大体相同 。 讲究练养合一 , 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学内涵 。 一般来说 , 太极拳起势一定是“左脚向左迈开半步 , 点起点落 , 轻起轻落 , 两脚与肩同宽 , 脚尖微微内扣” , 这属于身法上的基本要求 。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要求 , 其中有什么奥秘呢?
首先 , 是“左脚向左迈开半步” , 为什么是左脚左脚迈开 , 而不是右脚向右迈开呢?其实不光是太极拳的起势 , 几乎所有的流派的起手式 , 往往都是左脚先迈 , 而非右脚先迈的 。 这中间的奥妙恐怕要用中医学理论才能解释 , 中医认为:左肝右肺 , 左边是肝气 , 右边是肺气 。 左边为肝 , 肝主血;右边为肺 , 肺主气 , 迈开左脚 , 就是先开血脉 , 再迈右脚 , 是通气机 。 因为血的运行速度比气的运行要慢 , 先开血脉 , 再通气机 , 才能血气均衡 。 如果先开右脚 , 右边主气 , 气的运行速度比血快 , 练功的时候血就很难跟上 。
在此多说两句 , 中医学讲的左肝右肺 , 与西医的解剖学不合 , 并非中医不知肺在上 , 肝在右 , 而是中医学的表达重点强调的是五脏之气的运动属性 , 而非实体脏器 。 即肝虽在右 , 但主血为阴 , 其气向左(阴气左行 , 当升);肺虽在上 , 但主气为阳 , 其气向右(阳气右行 , 当降) 。
那为什么要“两脚与肩同宽 , 两脚尖内扣”呢?从技击的角度 , 两脚与肩宽 , 就可以进退自如;脚尖内扣 , 才能力从地起 , 落地生根 。 从养生的角度上 , 与肩同宽才能打开人体大腿内侧的三条阴经 , 即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厥阴肝经;“两脚尖微微内扣” , 大腿外侧的三条阳经即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阳三焦经、足阳明胃经也随之开启 。
作为内家拳 , 太极拳蕴藏了深厚的养生学内涵 , 一个起势的步法 , 就打开了人身的血气 , 使六大经脉得以开通 , 为下一步的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的锻炼做好了准备 。
【要怎样练好太极拳【冯志强】 练太极拳为什么先开左脚?】
要练好 , 于理须明无极、太极的含义 , 于拳则须在理的指导下运动手足 , 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方能成功 。
太极者 , 无极而生 , 阴阳之母也 。 无极之义 , 无形无象 , 无声无臭、空空洞洞、混混沌沌 , 无一物而含万物 。 由无极而现有机 , 遂太极生焉 。 无极一动即是太极 , 太极成时必分阴阳 , 动静便是阴阳 , 阴阳便是太极 。
若将太极之本义引伸开去则无处不在——广之堪比宇宙 , 狭者可喻人身 , 均无不恰如其分 。 古之学者将太极之形状虚拟为一硕大无朋的圆球 , 其内中阴阳旋转 , 互相调济以滋生万物 , 并将其形诸于图 , 这便是相传至今的太极图的由来 。
若将无极、太极之理借喻人身 , 则人身亦为一小太极 , 这小太极中的阴阳代表即为心、肾 。 心属火在上为阳 , 肾属水在下为阴 , 通过的练习 , 使心火下降 , 肾水上升 , 心肾相交 , 水火既济 , 阴阳调和则百病不侵 。
宇宙之中阴阳相生以至生生不息 。 阴阳互济又生三才 。 三才者天、地、人也 。 上天下地人居其间 。 将此三才之义借喻人体则有三身之谓 。 三身即精、气、神 。 精足、气满、神聚方为健康之相 。 精、气、神之舍为三丹田 。 上丹田为天门(百会穴) , 下丹田为地户(会阴穴) , 中丹田为气海 。 天门主神 , 地户藏精 , 气海蕴气 。 精、气、神乃生命之根 , 造化之源 。 当太极拳练到功形圆满时 , 凌神于天门则身轻如羽 , 凝神于地户则沉重如山 , 注神于气海则可得其中和之道 。

推荐阅读